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
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该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O一)第三代子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传教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重要地位。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时代,印度名僧智药禅师途经西藏来广州讲学,并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印度王子达摩和尚给广州带来了释迦佛的袈裟和钵,也在此讲学。公元年,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飓风吹至海南岛,然后来广州,也在此住过一个春天。唐仪凤元年(),高僧慧能曾在该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为该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寺院气势十分雄伟,殿宇结构工艺威严壮丽,特点鲜明。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殿之左右。殿内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师利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宝殿台基左右两侧还有一对石法幢。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体现了中国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中国南部的许多寺院都仿照该寺的样式。
瘗(音亦)发塔高.米,呈八角形,七层,每层有八个神龛。唐高宗仪凤元年(),六祖慧能在菩提树下剃发为僧后,当时的住持法师印宗把慧能的头发埋在这里。后建塔以资纪念。寺内至今仍存有中国最古老、最大而且最完整的铁塔。光孝寺最著名的传奇是,六祖慧能正是在这里以“风幡论辩”,成为禅宗南派的创始人
东西铁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铁塔。其中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比东铁塔早建年。该塔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崩了四层,今仅存三层。东塔铸于五代南汉大宝十年(),以南汉主刘鋹的名字铸造的,四方形,共七层,塔高.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工艺精致。初成时全身贴金,有“涂金千佛塔”之称。
大悲幢建于唐宝历二年(),宝盖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为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且有绝对年代可考者,但字迹己多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