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大足县城东北千米。南宋淳熙六年(年),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大佛湾是一马蹄形山湾。在长约米、高约—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另有记载宝顶山造像由来和佛教密宗史实的碑刻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题记则,舍利宝塔座。
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龛窟衔接,布局严谨,整体感强,气象壮观。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内容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大佛湾石刻还巧妙地采用了排水、采光、力学、防风化等科学措施,也足以令游览者击节叹赏。
赵智凤(-)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县)人,大足宝顶山石刻创始者。岁时,靡尚华饰,以居所附近有古佛岩,遂落发为僧。岁外出云游年。淳熙六年(年)返乡,传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圣寿寺,发弘誓愿,普施法水。他按道场要求,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大佛湾琢诸佛像上万躯,建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大型石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