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塔位于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米。
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米、高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传为感圣寺内的佛舍利塔,今塔前仍有旧寺遗迹。经历代修缮,塔及塔座已失原貌,塔上第一层南面还有清咸丰四年(年)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是现存辽塔中最大的一座。
辽中京大定府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乡。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内城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年攻占中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这座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米,塔基底径.米,塔体直径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