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年),历时余年方建成,建高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年月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身高米,头高、米,肩宽米,发髻个,耳长米,鼻长.米,眉长.米,眼长.米,手指长.米,脚背宽.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余米,头高约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米,眼长.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 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个,这是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毫米。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厘米,顶部.×.厘米,根部×厘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 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