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井是驰名内蒙古自治区内外的名胜,起初叫“御泉”,后演变为玉泉。它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前街北口。据《归绥县志》记载:“清圣祖驻跸过此,马踏地,引泉出”。这是一种传说。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厄鲁特部噶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分裂祖国,发动叛乱。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公元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亲自率领大军,出兵三路,西征讨伐噶尔丹,大战大捷奏凯回师,来到归化城时,正当天气炎热,人马饥渴,思求饮水,正在焦急之时,皇帝的御马奋鬣腾空四蹄刨坑,涌出泉水。人们用大石块围砌成井,上面有九个口,其中一个在南端的祠庙里,于是称之谓“御泉井”。因井水饮之甘甜清冽,人们又谓此井为“玉泉井”。由于玉泉井水四季常流,品尝其味,清冽甘甜、水质良好,远近闻名,因此在大召天王殿前檐,有一横匾草书“九边第一泉”。相传是清通译业三大号之一的大盛魁帐房先生王用贞用棍子裹上棉花,饱蘸浓墨书写而成,笔势飞动有力。该匾称赞玉泉井水在明朝时期长城沿线的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宁厦、甘肃、蓟州、太原、固原等九个边防重镇(称九边)的众多井泉中,首屈一指。当时来井泉汲水者,从早到晚不断,各式各样的水桶排成长龙。有不少人家安放两口水缸,一口盛放玉泉井水专门饮用,一口盛放其他井水,作为洗涮之用。不论谁家来客,首先敬上玉泉水泡的茶。妇女生孩子坐月子常用玉泉水热粥煮面。朋友聚餐饮酒过量,也要用玉泉井水泡红茶解洒。解放后,国家勘探队分析研究认为,这个井的水质在呼和浩特地区确实是第一流的。由于玉泉井水甘美爽口,随之兴建了茶馆,茶摊,饭铺酒肆、剧场、商号。街道两旁建筑古色古香,来往行人过客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给大召一带带来了一派繁荣景象。可惜,后来因地震,地层塌陷,将玉泉井地下水源堵塞,井水枯竭。年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自治区政府决定重新修复玉泉井,在井的北面墙壁上绘制了巨幅“御马刨泉”彩色壁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吸引了远近游客。玉泉井旁边以前还有玉泉祠庙,庙前有一根青石柱,刻有“源泉常混混”。过去的归化城,曾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中的新奇景致。“石头旗杆”就是指玉泉井南边这青石柱,大召等木结构建筑的庙宇就是“木头庙”。让人听了觉得新颖、别致,很有风趣。今天的青城人民怀着对玉泉井的留恋之情,把这一带建设得更加美丽。一条柏油马路直通玉泉井,街道两旁仍保留古式房屋,建筑形式别具一格。路两侧是商店。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玉泉井东西两侧的玉泉酒楼和玉泉茶馆,相对营业。客人们络绎不绝,时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目前旧城区正在大力改造,许多旧建筑(古老的平方)已经拆除。重点文物也已经保护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