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旅行网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建于年(明代),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陵墓建筑宏伟,陵园围墙长达公里,孝陵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从下马坊开始经四方城,内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巨碑及神道,两旁有石兽、望柱、石翁仲等;后部由正门、“治隆唐宋”碑、孝陵殿、方城、宝城等组成。朱元璋和马皇后就葬在宝城后的土山独龙阜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
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

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桥北是一座宽米、高米、进深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宝顶是一个直径约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令人不禁而发思古之幽情。
明孝陵经过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筑遗存郜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显示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这种意叉上说,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和地位。
明孝陵建成后,明、清两代的多位皇帝,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及明代以降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频繁拜谒、凭吊明孝陵,题词吟诗,抒发自己的思想、抱负和情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明孝陵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标志物。
明孝陵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的某些方面,如陵宫前设置神道,神道两侧设置石象生、勋臣等,但明孝陵的主要特质是六大创新:
明东陵和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
明孝陵的陵区内,既有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孝陵.又有皇太子朱标的东陵。东陵经考古勘探,未见有单独设置的神道石刻和御河上的御桥,说明东陵和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
分布于南京周围的南朝梁临川王萧宏家族墓地,已出现共用一条神道的现象,但南朝这一共用神道的现象末得到普及和传承,更未被隋、唐、宋、元各代的统治者所接受。朱元璋或是承袭了南朝遗风,或是出于地形地貌的考虑,开刨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北京明十三陵所承继。
神道蜿蜒曲折
中国明代以前的帝陵,神道一般均处于陵墓的巾轴线上。明孝陵在神道设计上并未因循守旧,而是富有创新。神道不仅不在陵墓中轴线上,而且因形随势,蜿蜒曲折。这种不拘一格的设计,一般认为是法地,或以为是象天。无沦是法地还是象天,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都是巾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明孝陵砷道蜿蜒曲折的布局,在中国历代帝陵中具有唯一性。
神道石刻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融为一体
在造型艺术方面,明孝陵神道石刻风格多样,造型厚重简朴,以形体高大取胜,象、望柱等石刻皆为巨制。在雕刻技法方面,注重写实,离巧于拙,多用减地技法,线条圆润流畅,细徽处精雕细琢,甚至在象耳朵上雕刻出若隐若现的耳脉、在獬豸和麒麟脑后雕刻出千丝万缕的鬃毛。明孝陵神道石刻将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融为一体,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排水系统熔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炉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为多水地区,雨量充沛。钟山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在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这三条御河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御桥,将这四个区连接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三条排水系统不但未打破陵域空间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而且利用御桥将陵域装点得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
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
建筑风格、技术和构件样式具有典范意义
在明孝陵的建筑设计上,首创了在封土及宝城前建筑方城和明楼的布局格式,使后寝部分显得气势雄伟,凌驾于其它区域之上。大金门、碑楼、享殿、方城等大型建筑,普遍使用石质须弥座作为基座,使建筑显得厚实、坚固、庄重、高贵。大型建筑的顶部则根据建筑本身在陵寝中所处主次位置,覆盖尺寸不一、釉色各异的琉璃构件,显示出富贵、华丽、崇高和威严。
大金门、碑楼、享殿、陵宫门等大型建筑的门顶均为拱券形,特别是明楼的拱券顶隧道高大深长,颇为壮观。拱券形门顶的式样虽早已有之,但像明孝陵地面建筑的拱券形门顶的拱券跨度之高大,建造之精美,在殿宇建筑中前所未有。明孝陵的砖石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大跨度砖拱技术运用于殿宇建筑的成功范例。
明孝陵享殿台基上的大型鼓镜式柱础,其形制起源于明初南京,与宋代及其以前官式建筑所使用的覆盆式柱础和江浙一带民间流行的鼓橙状柱础完全不同。鼓镜式柱础普遍用于明都南京的官式建筑,后随永乐迁都而将其式样带到北京,几乎成为明、清官式建筑柱础的唯一风格。
明孝陵建筑顶脊上的琉璃龙吻,其形制既不同于江南普遍流行的鳌鱼吻,也与苏州、绍兴等地发现的柔曲硕长的龙吻有别。明孝陵建筑所创制的脊饰龙吻的造型式样为北京明、清官式建筑所承袭,并在此后的明、清官式建筑顶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之,明孝陵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普遍价值,影响深远。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术和国家财力的结晶。陵寝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典范精神。既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寝制度,规范着明、清两代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其地位崇高,影响极为深远。
明孝陵有四大谜团
谜团之一:朱元璋是否葬在独龙阜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建筑,但其地宫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史无定论。加之朱元璋下葬时曾有个城门同时出殡和葬于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山等民间传说,因此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成为数百年来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谜团。
为了弄清历史真相,年开始,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考古专家用近年时间,首次采用精密磁测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结合传统勘探方法探测地宫。考古专家认为这里就是明孝陵地宫的中心位置,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谜团之二:墓道为什么是弯曲的
明孝陵与历代帝王陵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墓道弯曲不直。通过探测,结果发现竟是两种不同岩石所致。明楼以北的山坡,地下由两种不同岩石组成,西侧是下中侏罗纪的砾岩,东侧是稍晚的长石石英砂岩。
由于西侧岩石硬度强,开挖困难,考古专家根据宝城内的地质特征,认为应不排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当年明孝陵的建筑工程主持者已注意到本地岩石性差异,而修改原有的施工方案。
当然,这只是对明孝陵墓道偏于宝城一侧起因的一种推测。此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陵宫前对梅花山,这里是孙权陵墓所在,朱元璋曾说过要孙权这条好汉为他看大门,所以神道不得不改直行弯;二是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的皇帝,做事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在陵寝建筑上也别出心裁。
谜团之三:“龟趺驮碑”究竟何用
在四方城东南约米的山谷里躺着一只石龟,它的头朝向山谷(东南方)的出口,似乎一直想爬出那幽深的帝陵区。人们在距龟趺米处又发现了一通碑材横卧于地面。碑材两端有榫,其中一榫正好是插入龟趺背上之孔槽尺寸。这说明它们属配套的一件文物,即“龟趺驮碑”。这件文物位于明孝陵大金门内、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之东,两者处于东西同一直线上,时代相同,体量庞大,却碑上无文。它是干什么用的?文物专家至今没有解开这个谜。
谜团之四:明孝陵为何呈“北斗”布局
尽管孝陵建造时间绵延了多年,但其规划设计应大体上是一次完成的。考古专家在明孝陵考古调查中发现,从平面上观察,孝陵主体从大金门经神道直到宝城,其布局呈北斗星状。
考古专家们认为,朱元璋在他的陵寝规划设计上采用象征手法,以北斗作总体规划,既吸纳中国古代,尤其是元、明时代人死后“魂归北斗”的思想,又采取了天帝所居北斗并被“四灵”相绕的神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