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旅行网

司徒庙

司徒庙位于光福镇西的涧廊村东南,是东汉光武帝的大司徒邓禹的祠庙。司徒庙内有千年古柏四株,因而又叫古柏庵、柏因社、柏因精舍。司徒庙始建年代历史未载,无以考证。现在的殿宇是清末民初重建。 司徒庙现存庙宇殿舍两进,共二十余间。布局为传统院落式。前为墙门,门前分立石狮一对,进门沿主轴为山门、大殿。二者间由院落隔开,两侧有边厢,庙左附有院子,植有古柏名木,并置赏柏厅,厅后即为闻名于世的四株古柏园。四株古柏相传为邓禹亲手所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四株古柏造型别致,姿态各异,虽经千年风霜雨雪,日曝雷击的侵袭,却依然遒劲壮观,犹如天然盆景,堪称天下奇绝。据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来此,被这四株古柏大为吸引,叹为观止,分赐四柏为“清”、“奇”、“古”、“怪”。“清”者,主杆粗壮挺拔直耸云天,体态稳健,枝叶苍翠,英姿飒飒,给人挺俊、清朗,富有朝气的感觉。“奇”者,主干似腰被斩后断成两枝,一枝垂到在地面又郁郁葱葱;另一枝在离它几米远的地方钻进地里又重新伸出新枝,长成一棵新的古柏,真是新枝出于枯木,颇有枯木逢春之趣;“古”者,少皮秃顶,古朴苍劲,姿态肃穆,纹理萦纡似百索绕躯盘旋而上,又如蛟龙盘绕在身。给人以粗犷憨厚之感。“怪”者,不知何年何月被雷劈成两爿,一爿远离母本落地生根,卧地三曲,形似笔架,又似走地蛟龙,另一爿却似悬空吊篮,就地卧到,似昂首蛟龙,欲腾空起飞之势,实谓怪者!清、奇、古、怪尽管遭受千百年的磨劫,疮疤累累,却依然郁郁苍苍,四季常青,显示出一副百折不挠的气概。那种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给人以充满希望和奋发抗争的感受。 无数文人、名士咏诵赞叹古柏之词不一而足。近代辛亥革命将领李根源则将四株古柏列为苏州四绝之一,现代诗人田汉于年月日观赏古柏后题诗,赞美了古柏质朴精神。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在年初夏去司徒庙观柏也留下二首七绝,抒发了诗人对古柏欣欣向荣的风姿的赞美。 司徒庙,于年月日公布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柏)。 司徒庙赏柏厅侧碑廊内,置有两部佛经。一部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一部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 《楞严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一部分,是阐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萨提妙明元心、心精编圆、含裹十方”的世界观,说“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以破各种颠倒之见。”主张“通过由低至高的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的境界。原经文系梵文,由唐般密帝译为汉文。全文多字,分别刻在块青石上。每块石长公分,宽公分。平均每块刻字左右。经文刻于明朝崇祯年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赐额。经文分卷。第卷为崇祯元年()秋亦非居士张炳樊书。第 卷为明崇祯二年()闰四月清凉居士张鲁唯书。第卷为明崇祯元年()云栖广雅候峒曾书。第卷为娄东佛弟子王时敏书。第卷为归昌世所书。第卷为明崇祯四年()九月佛弟子大副顾锡畴所书。第卷为明崇祯七年()建申朔东吴凤里弟子王瀚上化熏沐稽首书。第卷为明崇祯二年()仲夏望后一日古娄佛弟子弘节顾同德书。第卷为大童菩萨戒弟子通皎诸保寅书。第卷为明崇祯十年()冬月昆山弟子闻樨居士张立平书。明崇祯十五年()正月,昆山人魏肇鲁为《楞严经》石刻写跋,说明了它的来龙去脉。 《楞严经》由吴门章懋德镌刻,字迹匀称,刀法有力,至今仍十分清晰。该石刻本当送藏涿州房山,因清兵入关,兼之河竭道阏,不得已才藏光福下绞村狮林寺内, 年因狮林寺年久失修塌毁,由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移置司徒庙碑廊中。《楞严经》是一部保存得非常完整的明代石刻经卷。年月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金刚经》)。《金刚经》整部刻在一块惹人注目的青石碑上。碑高公分,宽公分。这位石刻设计者将整部经文巧妙安排在一座七级宝塔图案上。从宝塔中心的卷首开始,整部金刚经可顺序诵读。而每层塔角檐下的铃铛及塔檐下的莲柱上,又各刻一个“佛”字。整座宝塔上没有一个虚设的字,宝塔与经文排列完整又富有对称性。经文全用工整的蝇头小楷书写,精刻细镂而成。 司徒庙内除了《楞严经》、《金刚经》两部石刻珍品外,另存有康熙二十八年()巡幸光福邓尉山时的御书“松风水月”碑,碑高厘米,宽厘米。另有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等职的林森手书“般若船”石碑,碑文笔力遒劲,字体圆浑,亦堪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