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旅行网

善卷洞


善卷洞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从古到今,胜景似绣,游人如织,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的诗文石刻。
 宜兴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公里的螺岩山中。全洞面积平方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及水洞。善卷洞因它的天然灵秀而美丽诱人,又因善卷景区的深厚文化背景而绚丽夺目。
大自然的造化,宜兴南部山区天然溶洞众多且美丽神奇,堪称洞天世界,洞天仙境。据史志记载,已被人们发现并命名的溶洞有近个,真可谓“荆溪步步皆胜地,阳羡处处有洞天”。在目前已开发的个溶洞中,尤以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为最古、最秀、最大,素有“江南第一古迹”、“海内奇观”之誉。古往今来,览胜探奇者不绝,诗文吟咏者辈出。唐代皇甫冉、李绅、白居易、杜牧、李蠙、陆龟蒙,宋代苏轼、李纲,明代王鳌、沈周、唐寅、文征明等都曾到此游览,并且留下了许多诗文书画。流传民间的美丽传说,宜兴悠久厚实的人文资源,给洞天世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这些溶洞更是名扬四海。
中洞亦称前洞,善卷洞的入口处。中洞口有一巨大的钟乳石,高米多,称“砥柱峰”,又称“小须弥山”。中洞是个天然的大石厅,高大,深远,宽敞,壮丽。石厅两边是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故中洞又称“狮象大场”。“狮象大场”四字由丹阳吕凤子题写。岩壁上还镌有“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联句。
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上洞景观丰富,有“倒影荷花”、“万古双梅”、“熊猫小居”等景点。“乌龙吐水”、“金鸟独立”景观则是当年海水冲刷的痕迹,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佐证。上洞的奇妙之处在于“云口”,一巨大岩石阻隔了洞内对流的空气,造成了上洞与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度左右。由于温度和水气所至,上洞又云雾缭绕,观赏上洞如临天上人间,欲界仙都。
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级。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从上至下经“金鼓”、“风雷”、“万马”等门,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
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小桥流水潺潺归赴水洞,森林梯田,珍禽异兽,洞高宽畅,空气清新,一幅大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
水洞即后洞,长约米,水深米多。水洞泛舟,“船在水中行,浆在天上撑”,曲折荡漾,天穹压顶,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配上彩灯,如游水晶宫、地下长廊、天然博物馆,引你凝思妙想,又心旷神怡。水洞尽头,自然亮光中“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印入眼帘,游客顿时如蒙胧中清醒过来,惊叹不俗游历中的灵秀奇特。
出水洞,周围有丰富淳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三国时期的“国山碑”、晋代的“祝英台琴剑之冢碑”、唐代的“碧鲜庵碑”;有始建于南齐的千年古刹善卷寺古景观;有先人为纪念唐司空李蠙、宋相李纲、宋大学士李曾伯三人先后在善权寺求学功读,后又都为修建善权寺、开发善卷洞作过贡献而建的“三生堂”;有梁祝墓、李蠙、李曾伯墓和善卷洞重新修缮者储南强先生墓;有名目繁多的观赏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树种等。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中祝英台出生在善卷洞,梁山伯、祝英台曾生活、读书在善卷。现善卷洞周围仍有英台阁、祝陵村等梁祝故事中“十八相送”地方遗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了善权寺圆通阁、设立了梁祝文化陈列馆等,增加了善卷洞的看点,丰富了善卷洞的文化。
历史
善卷洞的开发记载,始见于公元世纪中叶。三国时期善卷洞为“石室”,梁代又称“九斗洞”。南北朝齐建元年间,有人依洞建庙称“善卷寺”。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元年(),为避讳,改“卷”为“权”。到唐代时,寺产及寺前土地被扬州海陵(今泰州)钟离简所得,且作为私人墓地。唐大司空李蠙未第时曾在善权寺读书,对这块灵异宝地落入他人之手愤慨不平。唐咸通八年(),司空李蠙上奏皇帝后,自出俸钱重修寺庙,并整理善卷洞。李蠙当时详细记载了善卷洞的景观:“石室通明处,可坐五百余人。稍暗处,执炬以入,不知其深浅。其中,石有鸟兽之形及盐堆、米堆怪异之状极多。洞门直下便临大水洞,潺湲宛转,湍濑实繁于山腹内,漫流入小水洞。小水洞也是一石室,室内水泉无底,大旱不竭。”明朝都穆《善权记》称;“宜兴山水甲于东南,而善卷洞及大小洞尤号胜绝”。近代,兵祸天灾,善卷寺被毁,善卷洞也几乎於塞不通。
民国年,乡绅储南强筹资整修善卷洞。民国至年,凿通中洞与下洞的通道。民国年开始整修水洞。民国年月,善卷洞与张公洞同时举行了游览通车典礼,正式对游客开放,洞内掌汽灯为游人照明。
解放后,储南强把洞交给县人民政府管理。几十年来,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修善卷洞。至今,善卷洞以其便捷的交通、融古代文化和现代化设施于一体展现在中外宾客面前。
关于善卷洞的发现,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一说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有一位贤人,名善卷,舜要将“天下”让给他治理。善卷答道:“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于是善卷就不远万里之遥,来到江南宜兴这处荒山石洞中隐居,后人为纪念这位贤人,便把这个洞称为善卷洞。